图片展示

生物反馈的临床应用

浏览: 发表时间:2023-01-17 15:43:42

生物反馈是一种学习的过程,它不同于传统的内、外科治疗,不会人为地改变机体的生物学功能和解剖学结构,而是让接受治疗者学会怎样进行心身结合。生物反馈临床应用的基本原理是:假设正在被记录的生理活动与某种临床问题有因果关系,人体通过调整这种生理活动就能解决某种临床问题或者消除临床症状,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生物反馈作为一种辅助治疗的手段,常与其他的治疗方法,包括生物学的治疗、心理治疗、营养治疗、家庭咨询以及其他的行为技术等相结合来治疗各种疾病,目前生物反馈的临床应用范围有逐渐增多的趋势,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

1、心身疾病的治疗

心身疾病是指其发生、发展、转归及防治都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组疾病,又称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ysiological diseases)或心身障碍(psychosomatic disorder),它介于神经症与躯体疾病之间。心身疾病产生的基本原理是:(应激源)使个体处于经常或长期的紧张性情绪反应,情绪反应通过心理神经中介途径、心理神经内分泌以及心理神经免疫学等多种途径使得某些脆弱的器官的结构、功能发生改变。生物反馈疗法对心身疾病的治疗作用机理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利用生物反馈技术进行肌肉放松训练,缓解紧张性情绪反应,因为骨骼肌的放松有利于情绪的稳定,这就可以阻断情绪反应(应激反应)在心身疾病中的作用;另一方面,生物反馈疗法是在行为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根据行为主义的理论,某些器官的疾病实际上是一种病态的条件反射,根据条件反射的对抗性原理,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条件反射来对抗病态的条件反射。

1)糖尿病

生物反馈疗法在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治疗中的应用,西方国家研究得较多,研究大多集中在利用生物反馈疗法来辅助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改善糖耐量、改善外周循环等治疗,预防和缓解糖尿病并发症。Surwit(1981)报道了5名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on-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NID-DM)住院病人,使用肌电反馈放松训练,其中4名病人的胰岛素分泌增加,糖耐量明显好转,McGrady(1991)报道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能明显降低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患者的平均血糖。在我国也有这方面的研究报道,杨青、毕希铭(1991)报道了30例老年糖尿病病人,单纯使用饮食控制和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加用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后治疗效果明显改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有明显下降,胰岛素释放试验1h、2h、3h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朱熊兆、姚树桥等(2001)对150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进行研究,对照组给以常规的糖尿病治疗,实验组除给以常规糖尿病治疗外辅以生物反馈放松训练,做了为期2年的长期追踪,结果发现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能明显缓解糖尿病患者的焦虑水平,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波动,降低平均血糖,改善糖代谢。在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治疗中一般采用皮温或肌电作为反馈信号来进行放松训练。也有利用血糖值作为反馈信号来进行生物反馈训练。Lampank 等报道(1989)用血糖值作为反馈信号,即时反馈和延迟反馈均能使患者更精确地估计他们的血糖值,有利于日常血糖的控制。

 

2)偏头痛

偏头痛(migaine)是一种周期发作性血管舒缩运动障碍而引起的一侧性头痛,常伴有恶心、呕吐、视觉障碍(如眼花),持续数小时至数天自行缓解。女性多于男性。在人群中约有10%的人出现偏头痛,到目前为止原因不十分清楚。在头痛出现之前可能有周期性的抑郁、急躁(焦虑)、厌食等,头痛出现后这些表现即消失。尽管临床上已试用过多种治疗手段,如注射蛋白质、人工发热、饮食治疗、镇静以及头部动脉手术等来减少偏头痛发作的频率,但没有一种方法是成功的。药物治疗也不能减轻某些病人的症状。而减轻紧张,解决生活中的心理冲突和困难似乎是一种有效的预防方法。

生物反馈疗法较早用于治疗偏头痛,而且疗效肯定。在偏头痛的生物反馈训练中,主要采用皮温反馈训练法,如Sargent等(1973)对110例偏头痛病人进行皮温反馈治疗,有74例完成了270天的训练,其中74%的病人获得了中等程度以上的好转。生物反馈能有效地治疗偏头痛的原理是让患者通过皮温训练来学会控制血管舒张,学会通过舒张末梢血管增加手部温度来达到治疗偏头痛的目的。减轻头痛的皮温反馈训练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一种是间断性地增加手部温度调节血管舒缩;另一种是经常地或持续性地增加手部温度调节血管舒缩。在进行治疗时选择哪种方法主要是根据病人头痛发作的形式来定。前者用于典型的偏头痛病人,这种病人在头痛发作前有典型的先兆症状,训练这种病人在头痛先兆症状出现时放松、舒张血管来增加手部皮温,阻止头痛的发生,对这些典型偏头痛的病人,生物反馈治疗效果理想;后者用于预防非典型偏头痛病人的头痛发作,训练病人学会长期保持一种使血管处于相对舒张的状态,即保持手温较高,使头部血管处于一种非紧张状态,以便预防偏头痛的发生。要说明的是,皮温生物反馈仅在偏头痛发作之前能起到阻止、预防头痛发生的作用,一旦头痛已经开始,生物反馈就不能再起作用

 

3)原发性高血压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病因不是很清楚,以舒张压升高为主要特征,在发病时无明显病理改变,外周阻力增加。现有研究提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发展与应激及应激产生的情绪反应有明显的关系,紧张焦虑能明显地增加病人的血压。生物反馈治疗已较广泛地用于辅助治疗高血压。高血压的生物反馈治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使用血压这一特异性反馈信息作为反馈信号进行训练,降低血压;另一种方法是通过放松训练起到降低血压的作用。

使用血压作为反馈信号进行训练时,血压测定可用袖带恒压法。D.Shapiro等采用这种方法对高血压病人进行降压训练,结果发现只训练一次就能使血压发生变化。经过一次训练后被训练者就能使血压降低基础值的3%~10%,对舒张压的效果更为明显,可以训练其比基础值升高25%或下降15%。但由于血压反馈本身是十分复杂的,一般需与肌电反馈、皮温反馈等结合应用。这一方法目前多用于实验室研究,尚较少用于临床。利用生物反馈技术进行放松训练来治疗高血压,这一方法被国内外普遍采用。反馈信号可用皮温也可用肌电。通过皮肤温度反馈使病人的外周血管扩张具有降压的效果,加上放松训练能使交感神经张力下降,使降压的效果更为明显。Kristt 证明生物反馈训练可以在不影响心率和心输出量的情况下降低血压,说明生物反馈主要是通过降低外周血管阻力面达到降压效果。McGeady-A(1994)对101例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进行了皮温反馈加集体放松训练,同时进行相关的心理、生理数据测量(包括心率、额肌紧张度、手指皮温、抑郁、焦虑、部分应激激素水平等)。结果表明,49%的病人经短期治疗就获得了平均动脉压下降5mmHg(1mmHg=133.322 Pa)的效果,同时额肌紧张度、焦虑状态、血浆醛固酮水平也相应下降,而指温则上升。临床中发现高血压生物反馈治疗往往最初几次降压作用明显,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生物反馈治疗所起的作用;另一方面可能与患者对治疗及治疗环境的熟悉程度有关,当进入到一个新的环境(治疗室)时会出现焦虑、恐惧、血压升高,生物反馈是通过减少这种恐惧和焦虑达到降血压的作用,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紧张、焦虑水平比在治疗室时的要低,其日常血压也自然会低些。在生物反馈治疗过程中建议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测量血压,必要时可减少降压药物剂量,以免血压过低。

 

4)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irhythmia)是心脏节律性活动障碍的症状表现,可表现为期外收缩、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严重时导致心肌缺血,危及生命。心律失常有时与慢性焦虑、情绪性应激有关。生物反馈治疗有利于缓解心律失常,在我国已有研究报道利用肌电生物反馈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可明显减轻心律失常和焦虑症状,并能改善心电图。利用心率作为反馈信号是治疗心律失常较理想的方法,也可用肌电、皮温反馈训练患者控制心率或进行放松,但生物反馈治疗最好是在患者住院期间开始进行。

 

5)雷诺病

雷诺病(Raynaud's disease)被认为可能是一种外周血管的功能性障碍,与交感神经系统敏感性增高有关。常见于女性,其主要特点是手指或脚趾由于微血管痉挛、血流量严重减少而导致手指或脚趾三相变色。每次发作的时间从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情绪(如焦虑、愤怒等)和冷刺激可诱发雷诺病,减轻情绪应激和冷刺激可预防其发作。生物反馈治疗能降低应激水平、扩张外周血管。雷诺病的生物反馈治疗最常用的方法是皮温反馈,一般来说可采用指或趾尖的皮肤温度作为反馈信号训练患者升高手部皮肤温度,同时进行放松训练,改善外周末梢循环。在生物反馈治疗雷诺病的过程中,患者在治疗间隙期自行升温练习的频率是十分重要的,因为生物反馈治疗的目的是帮助

病人长期控制雷诺病的发作。因此要求病人每天多次在实际工作和生活场合中练习升高手温技术,使病人逐渐学会不依赖生物反馈仪和其他的辅助设备(如放松训练录音带)能随意升高手温,尤其在寒冷的季节和情绪应激期间更要增加升温练习,达到预防雷诺病发作的目的。

 

6)支气管哮喘

支气管哮喘(bronchitis asthma)的发生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呼吸道感染、遗传因素等,而哮喘发作的频度和严重程度则与温湿度的变化、内分泌以及改变以及情绪应激有关。情绪应激可加重甚至诱发哮喘的发作,使用一般的镇静剂有利于哮喘的缓解,但有呼吸被抑制的危险。其他治疗包括支气管扩张剂的吸入、吸氧等。哮喘的治疗耗时,需要耐心,在夜里出现的急性哮喘发作常常会引起患者和家人的恐惧,而恐惧又会加重哮喘症状并使发作持续时间延长。人们已经发现一种有用的方法是使患者进行“吹气”练习,如让患者吹动放在桌上的羽毛、乒乓球等物,实际上这是一种放松训练。临

床观察和研究都证明生物反馈治疗支气管哮喘是有效的。可采用肌电反馈、皮温反馈等多种反馈疗法,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以呼吸音和气管痉挛音作为反馈信号,让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并结合放松练习来控制支气管痉挛。已有研究报道生物反馈治疗能在预防哮喘发作,减轻哮喘发作时症状的同时,增加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的浓度。

 

7)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指的是食管下段、胃、十二指肠黏膜的溃烂,属于心身疾病。到目前为止原因不是十分清楚,胃酸分泌过多似乎是十二指肠疼痛产生以及咽喉病灶反复溃烂的重要原因。心理原因,如情绪紧张、心理冲突是溃疡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应激性溃疡(急性的胃、十二指肠黏膜糜烂)的发生,即能部分地说明情绪性应激的作用。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消极情绪(焦虑、抑郁、恐惧等)能使胃液分泌增加,胃酸增高,胃及十二指肠黏膜血管收缩,胃蠕动加快。这一系列的生物反应可导致溃疡的形成。生物反馈疗法对消化性溃疡的治疗有明显的疗效。生物反馈疗法主要是用来训练患者学会对应激的管理,进行放松训练来降低应激水平或降低情绪唤醒水平,间接地调整体内生理功能,减少胃液分泌,减慢胃蠕动,促进胃黏膜血管扩张,改善溃疡部位血液循环,达到促进溃疡愈合的效果。一般使用肌电、皮温反馈疗法进行放松训练,而且必须强调患者经常注意放松练习,注意肌肉如颈部、颌部肌肉的放松,使放松成为生活方式中的一部分,即使在活动的状态下也应注意放松的保持。已有较多的临床研究证明,生物反馈在消化性溃疡以及结肠炎的治疗中有其特别的作用。

 

2、在精神科及心理咨询与治疗中的应用

生物反馈治疗能缓解紧张焦虑状态,可用于治疗失眠,以情绪障碍为主的多种神经症。作为一种放松训练的方法常与其他心理治疗如系统脱敏治疗联合使用,增加其他心理治疗的疗效。也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恢复期,帮助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的恢复。

1)失眠的治疗

失眠(insomnia)是神经症和躯体疾病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失眠常伴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如焦虑、抑郁。焦虑的病人常表现为入睡困难,梦多,易惊醒;抑郁者则容易早醒,醒后难再入睡。不同类型的失眠其特征性表现有所不同。生物反馈治疗已较多地用于治疗失眠,疗效肯定。不同类型的失眠可用不同的生物反馈方法来治疗,如脑电反馈、皮温反馈、肌电反馈,其中肌电反馈是最常用的。通过降低前额部肌电达到放松而改善睡眠的作用。

 

2)神经症的治疗

生物反馈能明显减轻焦虑,降低应激水平,可用于各种神经症(neurosis)的治疗,尤其是对以焦虑为主要表现的神经症,如恐怖症、强迫症、社交焦虑等有较好的疗效。在恐怖症系统脱敏治疗中,常采用生物反馈的方法对病人进行放松训练来提高脱敏治疗的效果,一方面通过生物反馈技术能使患者更快掌握放松技术;另一方面通过生物反馈仪的反馈信号更易确定患者的放松程度,有利于焦虑的主观不适单位的等级排列。可用肌电和皮温作为反馈信号,也可单独使用肌电或皮温作为反馈信号进行训练。对神经症的治疗目前也有采用脑电反馈方法的,如以a波作为反馈信号来进行放松训练,让焦虑性神经症患者学会调节自己的脑电活动,达到放松或改善睡眠的目的。关于生物反馈治疗神经症的研究和临床报道较多,20世纪70年代初国外就有肌电反馈治疗焦虑症有效的报道,并有研究对生物反馈治疗焦虑症进行了长期的疗效追踪观察。在我国也早有这方面的报道,如陈钟舜(1987)报道了采用肌电生物反馈治疗20例神经症,潘集阳(1991)报道用肌电生物反馈结合 Jacobson训练对6例神经症患者的治疗,均有较好效果。在评价生物反馈疗法对焦虑和恐怖症的治疗效果方面,可以通过肌电的基础电压下降幅度以及下降后的稳定性来判定,有研究报道治疗后肌电较基础肌电下降60%以上即可判定达到了有效放松的程度,能达到缓解焦虑的目的。也可以参考临床症状减轻情况或焦虑等症状评定量表评定(详见本书附录部分)结果来确定。

 

3)儿童多动症的治疗

儿童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称的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广度缩小,不分场合的过度活动,情绪冲动并伴认知障碍和学习困难的一组症状群。早在1938年(Jasper等)就有研究报道儿童多动症患者存在脑电图异常。后来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了这一结果,并发现儿童多动症患者的前额叶的脑电活动减慢。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即有人开始应用脑电生物反馈技术来治疗儿童多动症,并作为一种长期管理儿童多动症的方法用于临床。早期所采用的是一般的脑电生物反馈(EEC)训练,近年来已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做神经反馈,用神经反馈这一名字取代脑电反馈,并且在方法上有了大的进步。Luha(1991)对神经反馈的发展做了详细的描述报告。临床研究发现儿童多动症表现为多个方面的脑电活动异常,如出现脑电的幅度、频度、周期等异常。在某些局部出现过多或过少的脑电波,如θ波(4-8Ha)、α波(8-12H2)或β波(12Hz或以上),皮肤电阻反应值低于正常儿童,听觉诱发电位的幅度高于正常儿童,脑电波以θ波(4~8 Hz)为主,且这些脑电的异常与感知觉有一定的关系。

神经反馈治疗多动症主要是选用脑电波作为反馈信号来调节患者的行为、注意力,改变认知功能。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反馈能揭示某些脑电活动与某些行为特征的关系,并能对这种关系做定量的分析。 运用神经反馈来调节认知活动是复杂的,而且还应考虑到病因和临床表现。应根据其病因和临床症状表现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和选择不同的反馈信号。 研究结果表明,神经反馈结合其他传统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儿童多动症病人的症状,同时还能提高其学习成绩,增进其自信,提高测智成绩等。但当儿童多动症有下列共病(comorbidity)时不宜使用神经反馈治疗:精神发育迟滞、儿童精神病、严重的抑郁或双相情感障碍,不是以多动症或注意力缺损为主要症状的学习障碍且家庭成员不合作,拒绝参与治疗者。

 

4)控制癫痫发作

随着生物反馈在临床中的广泛应用,研究者们开始运用生物反馈技术来帮助控制发作性疾病。Sterman(1977)在研究中发现猫在安静时出现12~14 Hz的脑电波节律,这种高频的脑电波来自大脑皮质的感觉区和运动区,被称之为感觉运动节律(sensorimotor rhythms,SMR)。以来自于感觉运动皮层的SMR作为反馈信号,使患者学会增加SMR的出现,研究发现有些病人在学会了增加SMR节律的同时,癫痫发作(epileptic seizure)的次数也明显减少。以后的研究反复证明了进行SMR反馈训练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癫痛发作次数和减少癫痛治疗药物的用量。

 

3、康复医学中的应用

1)大便失禁的治疗

大便失禁(fecal incontinence)的原因有很多,神经源性、肌肉疾患、先天的缺损、肿瘤、外科手术等都可造成大便失禁,生物反馈治疗主要用于外科手术导致大便失禁的康复训练。在大便失禁的治疗中需要一种特殊的装置,要求能记录肛门内、外括约肌的活动,并且能模仿粪团进入直肠时的刺激,患者通过观察内、外括约肌的活动进行训练,提高对直肠压力改变的敏感性,逐步建立直肠肛门括约肌反射,即训练肛门内、外括约肌对直肠扩张性刺激的同步性收缩反应,达到控制大便失禁的目的。

 

2)瘫痪的治疗

瘫痪(paralysis)的康复治疗,即恢复骨骼肌的正常运动功能的康复治疗(增加肌力)。一般采用肌电生物反馈疗法,以肌电为反馈信号训练患者增加肌肉电位。瘫痪病人可早期对骨骼肌进行运动训练,训练后可使肌电位增加,关节运动幅度加大,自觉症状改善,由于肌肉瘫痪的严重程度不同,电极放置的位置也应不同,对于严重肌麻痹的病人,难以引出肌电位时,可将另一电极同时置于健康侧相应肌的部位,让病人双侧肌肉做相同的动作。这样健康侧肌肉的收缩运动,所引出的肌电位的变化会增加病人治疗信心,促进生物反馈疗效。

 

4、生物反馈其他的临床应用

生物反馈治疗的应用已很广泛,而且还有着广阔的前景。上面所列举的仅是临床上常见的几种。生物反馈的临床应用并不是对哪类疾病的特异性疗法,而主要是针对症状的改善。生物反馈放松训练能明显减轻焦虑情绪,因此,已作为一种心理干预方法用于应激的管理,如飞行员的训练、运动员的训练,通过这一训练能改善他们在应激状态下的心理生理反应。临床上其他疾病,如皮肤科的神经性皮炎、荨麻疹,眼科青光眼,耳鼻喉科的咽部异物感、美尼尔征,妇产科的痛经、早孕呕吐、不孕症、习惯性流产、儿科的遗尿、口吃等均可用生物反馈来辅助治疗。总之,凡能找到反馈信号的机能失调,需进行矫正者均可试用生物反馈治疗。


文章推荐

Copyright @ 2021 深圳市安康达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All Rights Reserved   ICP备案号123456789号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使用企业微信
“扫一扫”加入群聊
复制成功
添加微信好友,详细了解产品
我知道了